1931年8月15日的《鲁迅日记》中,有“夜交柔石遗孤教育费百”的记载。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,而鲁迅写给王育和的一封信便是最好的见证。
柔石牺牲后,遗有父母妻儿六人,生活窘迫。柔石的同乡王育和与几位朋友发起募捐,打算将筹集钱款储存生息,作为柔石子女的教育费用。他们就此事征询鲁迅先生的意见,鲁迅慨然同意,并率先捐助100元。后因“一·二八”事变发生,亲友星散,集资不成,王育和只能将筹得之款或退还或寄给柔石的家属。对于鲁迅的这笔捐款,王育和去信征询鲁迅意见。鲁迅写此信作为答复,“顷奉到来函并稿件一包,稿容读后奉闻,先答询如下:一、平复兄捐款不拟收回,希寄其夫人,听其自由处置……”足见鲁迅对柔石的那份情谊。
鲁迅对于柔石来说是挚友,是导师,更是人生的引路人。虽然早在1925年,柔石在北大就旁听过鲁迅先生讲课,但两人的交往却始于1928年9月柔石到景云里拜访鲁迅。柔石以自己的诚挚厚道,获得了这位导师的信任和友谊。鲁迅热情地为他校阅《旧时代之死》书稿,并推荐给北新书局出版,还选介外国作品让他翻译,帮助他摆脱经济困境,更把自己景云里23号的房子让给柔石等青年居住。同住景云里,鲁迅看到柔石等青年人没有家眷,饮食上诸多不便,便邀请他们一起搭伙用饭,这不仅方便了这些青年人的一日三餐,也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向鲁迅请教。
在共同生活中,柔石质朴、踏实、好学,深得鲁迅的喜爱和器重。每隔两三天,柔石便去鲁迅住处一趟,问有什么事要代办的。鲁迅也把柔石当作一家人,忙不过来时,一些寄书、寄信、汇款等杂务就托柔石去做,柔石总是认真地去完成。鲁迅先生回忆说:“那时我在上海,也有一个惟一(唯一)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,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,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。”在鲁迅的心目中,柔石是这样一个人,“无论从旧道德,从新道德,只要是损己利人的,他就挑选上,自己背起来。”
1928年10月,柔石与鲁迅等人创办了朝花社,出版了《朝花周刊》,并在鲁迅推荐下担任了《语丝》编辑,创作出了《二月》《为奴隶的母亲》等优秀作品。1930年3月,在鲁迅先生的引领下,柔石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,担任执行委员,共同编辑“左联”刊物《萌芽月刊》与《世界文化》。他还与鲁迅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,并以“左联”代表身份,参加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。会后,柔石在《世界文化》上发表了通讯《一个伟大的印象》。同年5月,在冯雪峰的介绍下,柔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可就在他能更好地为革命而工作时,1931年1月17日,柔石在参加党内秘密会议时不幸被捕,1个月后被枪杀于上海龙华。在得知柔石遇害的消息后,鲁迅写下了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一文,他沉重地写道:“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,中国失去了很好的青年”。